《雲南省情係列微視頻》
美名係列之文山
▼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是雲南省下轄的民族自治州
位於中國西南邊陲的雲南省東南部
東與廣西百色市接壤
南與越南接界
北與貴州省相連
是“三省一國”的交界處
01.
曆史沿革
早在5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文山州生息繁衍
據《清史稿ⷥ誌》記載:
文山縣“東,東文山,縣以此得名”
文山的州名源於縣名,縣名源於山名
文山是地母文化的發源地
在這片人傑地靈的土地上
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豪
富寧、廣南等地是百色起義
紅七軍活動的革命根據地之一
(文山丘北普者黑)
1958年4月1日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02.
獨特地貌
文山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地貌獨特,大小山脈縱橫交錯
山區和半山區占總土地麵積的97%
是典型的岩溶石山區
文山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
你可以在丘北普者黑盡情泛舟湖上
在浴仙湖感受蓬萊仙島一般的仙境風光
在廣南八寶領略燦爛的稻作文化
在薄竹山中漫步,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03.
民族寶地
文山是多民族聚集的寶地
壯族的“三月三”、苗族的“踩花山”
彝族的“花臉節”、瑤族的“盤王節”
每一個民族都既保留著自己的民族特色
也參與著相鄰同胞的熱鬧慶典
文山是世界銅鼓起源地之一
銅鼓文化至今還在傳承
文山州馬關縣仁和鎮阿峨新寨村的
壯族農民版畫
因其雕刻粗獷,風格獨特
具有濃鬱的民族文化色彩
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
2011年底,該村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
2011—201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成為馬關特色文化名片
文字之芽,坡芽歌書
流傳在文山州富寧縣壯族地區
是迄今為止發現的
唯一用圖畫文字記錄民歌的文獻
最原始的圖案用紅色顏料記錄於土布上
伴隨著壯族兒女低聲吟唱
雖然不能理解其中之意
但總能跟隨曲調起伏
感受到最本真的民族情懷
《坡芽歌書》上繪有月、星、樹、稻葉
犁、斧、禽、馬、人、衣服、鳥籠等
81個物象圖案
每一幅圖畫代表著一首壯族情歌
整部詩歌集記錄了一對青年男女
從相遇到相識、相知、相戀
並相約白頭的情感曆程
曲折婉轉,情真意切
04.
自然的饋贈
在這片土地上
農作物正蓬勃地生長著
以廣南八寶米、丘北辣椒
文山三七、富寧八角等為代表
文山被認定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文山的三七尤為出名
是全國最大的三七種植和加工基地之一
被譽為“中國三七之鄉”
丘北的辣椒種植,至今已有375年曆史
丘北辣椒具有個體細長、色澤鮮豔
皮厚肉多、辣香味正等特點
1999年11月
丘北被國家特產委員會命名為 "中國辣椒之鄉"
文山正不遺餘力地全麵加強
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物流
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做優以三七為重點的中醫藥產業
做強以綠色水電鋁材為支撐的礦電產業
做亮以康養為特色的旅遊業
做精以綠色食品為代表的現代農業
產業迭代中,激蕩著無限可能
文山,以開放的視野,投身時代浪潮
豐富的旅遊產業、現代農業
助力文山經濟不斷轉型發展
文山,如同一位英姿勃發的青年
懷揣感恩之心,踏上新的征途
以夢為馬,未來可期
-END-
注: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為 時 光 存 史 為 時 代 謳 歌”
相關信息
雲南省情資源開發利用項目由雲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出品,雲南糯米科技有限公司(百度營銷<雲南>服務中心)實施,雲南尚格映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攝製。《美哉雲南》“掌上春秋ⷥ全九美”雲南省情係列微視頻已於2019年12月30日陸續在百度等網站及各新媒體平台播出。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1月22至5月14日期間暫停更新,於5月15日起恢複更新,敬請大家關注。可以關注搜索以“雲南地方誌”名稱注冊的騰訊微信公眾號、騰訊企鵝號、新浪微博賬號、頭條號、抖音賬號等圖文社交媒體、視頻門戶網站、視頻平台觀看,也可以在百度搜索“雲南”或雲南各地州名稱,進入百度百科詞條(秒懂全視界)在線觀看完整視頻,還可以關注搜索以“美哉雲南”名稱注冊的大魚號、愛奇藝號、網易號、搜狐號、優酷視頻門戶網站和微視、美拍、快手、最右、秒拍等平台觀看。隨後,將適時在雲南電視台播出。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